现在外国人都在说中文了我们还学外语干嘛
51, 51, 51; text-indent: 2em;">
缝制具有弹性的薄软面料时按常规的调试定位容易产生跳针故
障
排除它需要同时考虑多个因素
以适当超越常规的定位方法来加以处理
才能满足缝制
需要
以缝制弹性面料为主的工厂可在机器选型时选择缝薄料
针织类
机型若再有针
齿同步送料的加入
便可以产生很好的缝制效果
事实上
大多缝制企业都采取一机多用的
对策
随时根据产品变化
对机器进行某些具有针对性的组合调试来满足缝制需要
这对维
修人员来说却需要耗费很多精力
缝制设备跳针故障原因
以锁式线迹为例
,
总的可归纳为两个大类一是直针线环不能
形成或形成不良二是旋梭
线钩
不能实时
准确进入直针线环
在实际维修过程中
就是
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解决好有利于线环形成和稳定的各种条件解决好旋梭
线
钩
能够准确的进入直针线环的关联条件且不对缝线造成任何损伤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
都可能产生跳针故障
1
影响直针形成线环的因素
1
弹性面料由于弹性面料软而薄又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当机针进入缝料时机针
尖向下的穿刺力和机针周围与缝料的摩擦力作用
使缝料下陷
并带入针板孔内
当机针上
升时
缝料又随着机针的上升而上升
抵消了线环形成所需的机针与缝料的摩擦条件
导致
机针在正常的回升量情况下不能形成正常线环
2
针板孔太大因缺乏必要的对缝料支撑作用机针下降时缝料下陷度增大同样对
线环形成不利影响
3
使用机针太粗机针太粗时机针下降与缝料的摩擦面增大回升时缝料随机针上
升幅度也大
4
压脚容针孔太大缝料随机针上升的幅度也变大
5
送料时间太晚或送料牙太高当机针尖进入缝料时由于送料牙处针板上方较高的
位置
缝料在送料牙的支撑下
与针板平面之间产生腾空状
并随着机针一同上下同样不
利于线环的形成
2
旋梭尖
线钩
不能进入直针线环的因素
1
旋梭尖与机针重合时侧面间隙距离太大
2
旋梭尖与机针重合时旋梭尖所处机针孔上方尺寸太高或太低
旋梭尖与直针交汇时
距机针孔太高
勾线时间早
直针上升量小导致线环形成小
不够饱满不利于旋梭尖可
靠进入
;
距机针孔太低
勾线时间晚
直针上升量过大
;
又会因为线环比较理想
旋梭尖未能
到达机针中心进入线环由于缝线的弹性捻度等因素影响使线环出现偏转也会产生
旋梭尖不能可靠进入直针线环的问题
3
旋梭尖损伤秃尖毛尖或角度不良同样不利于旋梭尖准确可靠进入线环且
还会对缝线造成损伤可能
3
排除方法及注意事项
3. 1
排除方法
解决平缝机缝制弹性
薄软的缝料容易产生跳针的问题时
要把重点放在控制机针在刺
入缝料时缝料下陷的程度
和回升时减少缝料随机针一起上升的量
为形成良好
稳定的线
环创造有利条件
在形成良好稳定线环的时候
让旋梭尖能准确进入直针线环
从而完成底
面线的交织过程具备了其中一个方面的条件跳针即可减少同时具备了两个条件的话
跳针情况就基本可以消除
具体排除方法如下
1
使用
10#
~
12#
机针保持针尖不秃不毛
2
针杆调低
0.8
~
1
毫米以适当增加直针回升量
3
保持梭尖勾线角度的良好无秃尖毛尖现象
4
旋梭尖与直针中心重合时在机针孔上方
1
~
1.2
毫米处且与直针侧面间隙为
-0.05
~
0
毫米
微碰机针状况
5
使用小孔针板使机针与针板孔直径以
1∶1.5
为宜
6
采用细齿送布牙齿高
0.8
~
1
毫米三同步关系中送料时间不可太晚
7
适当降低压脚压力使用小容针孔压脚
实际维修工作中
每台机器的状况都有所差别
会受各种条件限制
只能利用现有条件
对其中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处理
要把重点放在针杆放低
勾线时间延长和保持梭尖对直针
间隙为
0
至微碰状态为主要工作
3. 2
注意事项
1
由于针杆的下降和旋梭尖的勾线时间延长它在整个机构间运动配合时间关系中即
被推迟了
在三同步关系中表现出了送布时间被推迟的假象
同样对入针产生不利
会
对线环的收取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对于旋梭尖与直针交汇时
-0.05
~
0
毫米的调试虽对防止跳针有利但同样会加速
旋梭尖的磨损建议当完成该批产品后应及时调整回来以免旋梭尖继续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