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匆匆而过的,除了时光,还有你的背影。
胃息肉是一组起源于胃黏膜上皮或黏膜下的胃内局限性隆起性良性病变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检查适应证的转变及对相关疾病预防意识的增加胃息肉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就目前看来胃息肉早已成为除慢性胃炎胃癌以外临床常用的诊断名词
1.胃息肉的分类
1)组织学分类
主要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还有错构瘤型息肉等少见类型
胃底腺息肉 又称为Elster腺囊肿与萎缩性胃炎无密切相关且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低
增生性息肉 可见于胃组织的任何部位中于胃窦部常见从几毫米到几厘米大小不等大多数增生性息肉的最大径1cm最大的可达12cm大部分是广基性息肉大的增生性息肉通常可有蒂或有亚蒂
腺瘤性息肉 常单发多见于胃窦部此类发育异常的上皮细胞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典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肠化生的胃黏膜上皮上出现
炎性息肉 是胃黏膜组织的良性增生息肉多无蒂体积小其腺上皮细胞增生旺盛且排列异常拥挤病理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2)日本山田分类
I型息肉最为常见其形态一般呈无蒂半球形隆起与胃黏膜间角度大于90°色泽与周围黏膜相似或稍红好发于胃窦胃体及胃底
II型息肉常呈半球形无蒂其隆起与胃黏膜间角度近90°表面发红中央可见凹陷多见于胃体胃窦及胃底交界处
III型息肉好发于幽门部表面不规则呈菜花样山脉状或棒状无蒂息肉与黏膜间角小于90°
IV型息肉有细蒂蒂之长短不一表面光滑可有糜烂或近似颗粒状异型性显著
2.临床表现
多数胃息肉患者无症状胃镜为其主要的发现确诊治疗手段有合并症时才会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呕血黑便等极少数病人出现失血性休克发生于幽门部的有蒂息肉随胃蠕动波进入幽门时可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能随体位改换而使症状缓解胃息肉常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因而可有相应的症状
3.发病机制
1)遗传及环境因素
腺瘤性息肉的形成是多基因改变的过程而环境因素改变致基因 (表达)异常或突变基因多发腺瘤是基因突变的信号与此同时吸烟低纤维膳食多肉等饮食习惯也可促使腺瘤的癌变
2)Hp感染
Hp感染及机械因素导致黏膜损伤随之炎症刺激黏膜修复致上皮细胞增生活跃这个过程通同样出现癌/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有研究表明Hp感染与胃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相关
3)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
已有研究证实胃息肉尤其是胃底腺息肉在PPI使用者更多见尤其是PPI长期使用(使用至少12个月)的患者其机制大概是由于长程使用PPI使胃内胃泌素增加进而刺激壁细胞增殖增值的壁细胞凸起阻塞了腺体的峡部使腺体的外分泌受阻腺体扩张形成黏膜内囊肿囊肿进一步扩大进展为胃息肉
4)低胃酸状态
约有85%的胃息肉患者伴低胃酸状态胆汁反流在胃息肉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十二指肠液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可损害胃黏膜并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诱发息肉的发生及发展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分泌增加胃体腺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
4.治疗
1)内镜治疗
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有多种方法主要有活检钳术氩气电灼术(APC术)高频电凝电切术微波灼切法激光射频金属夹和冷冻尼龙绳套扎等方法对与较大的息肉也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2)抗Hp治疗
近年研究表明Hp感染与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Hp阳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去除Hp感染后其中约40%患者息肉完全消退
3)手术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传统的手术切除主要用于内镜下无法切除的较大息肉及恶性浸润性病变
5.癌变情况
目前已将胃息肉归为癌前疾病其中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比较常见癌变率低直径>1cm的增生性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腺瘤性息肉检出率较低但癌变率较高且易复发有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最具有癌变潜能的息肉且常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甚至可与胃癌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