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莫名其妙的流泪,情绪像一只饱胀的气球,稍微给它一点压力,便会汁液飞溅。
黑啤是啤酒的一个品类而精酿是一种酿造方式精酿啤酒还处在资本风口浪尖而黑啤已经在大众市场先砸开了一个口子
已经连续三年产量下滑的中国啤酒行业在今年夏天迎来了些微的触底反弹不过增长的力量并不是来自粗放的大众啤酒市场中高端啤酒产业线打破了这一僵局
市场调查公司欧睿国际一项有关黑啤的调查数据使得这一趋势初见端倪中国消费者今年预计将消费2.64亿升黑啤酒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黑啤消费市场并且这一数字还将快速增长美国和英国的消费增长速度也只是中国的零头
等一下前几天还在刮精酿啤酒的大风怎么现在又来了一个黑啤黑啤是啥和精酿啥关系感觉这些年喝的都是假啤酒有点方
有很多人会把黑啤归类为精酿啤酒事实上黑啤只能算啤酒的一个种类就像咖啡里面有拿铁和摩卡一样而精酿是一种裹挟着某种价值观的酿造方式与它相对立的是工业啤酒的概念就像咖啡有人喝现磨有人喝即饮的
由于中国的啤酒市场常年被工业制造的淡味啤酒垄断所以消费者对于小众品类黑啤比较陌生一般啤酒的原料是麦芽黑啤则采用烘烤过的麦芽酿造因此颜色呈献自然深色同时由于黑啤酒具有较强可塑性它又成为精酿啤酒届的宠儿很多人在精酿啤酒馆都倾向于点一杯牛奶黑啤或是巧克力黑啤以示品味由于原料特殊大众接受程度较弱黑啤在早期初级市场上属于小众产品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精酿啤酒馆里也供应
黑啤销量的增长是这两年来啤酒市场的缩影低价淡味啤酒市场迎来饱和后一方面传统的几家啤酒厂开始优化产能结构关闭了一些亏损的工厂逐渐淘汰低端产品向中高端品类转型另一方面进口啤酒开始降价具体的做法是与国内啤酒企业进行资本整合利用本土企业的供应链终端渠道等优势降低价格于是这几年超市里的进口啤酒也占据了半壁江山不过你有可能买到的是一瓶中国产的百威
最直观的感受是从去年开始你会发现超市货架上的啤酒种类变得丰富起来雪花青岛哈尔滨啤酒纷纷变了样子纯生鲜啤小麦王各种新的啤酒概念会让你挑上半天啤酒的单价也更高了原先3~5元一瓶的啤酒变少了新的品类带来产品溢价平民啤酒雪花也可以卖到7元一罐价格直逼进口啤酒一瓶进口健力士黑啤也只要12元左右
国产与进口啤酒淡味与小众口味啤酒之间的价差不再成为选购的决定因素消费者似乎不用太多的教育就可以轻松的在这些品类中自由切换
市场变化在调查报告的数字中也得到了印证虽然今年啤酒的产量依旧没有什么起色但是啤酒行业的利润提高了业内普遍认为整体行业的中高端转型带来了这一变化
不过在中高端啤酒市场被发掘出来之前似乎精酿啤酒的呼声更高36氪之前曾报道过熊猫精酿完成A轮1.19亿人民币融资探索中国的小众啤酒市场随之一众推行精酿啤酒概念的小型啤酒厂和啤酒品牌开始受到资本青睐逐渐聚合壮大最后也发展成市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原先专注在大众啤酒市场的品牌也开始入局精酿啤酒
不久前青岛啤酒推出了一项精酿机甲全球巡回活动现场表演精酿啤酒的制作工艺更像一个快闪活动利用大品牌的号召力普及精酿啤酒的概念燕京啤酒则搭乘北京国际啤酒节的顺风推出了三款精酿啤酒虽然有人认为瓶装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酿此前也有媒体报道华润雪花关联的投资公司也开始为精酿啤酒做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
更高的利润空间是啤酒行业转型的动力目前高端啤酒的市场份额仅有4%但是利润却占整体市场的18%不过这一增长大多还是来自大众市场依靠的是传统啤酒厂商自身的产能优化精酿啤酒市场的份额不到1%利润的份额就更少了可见精酿啤酒市场在成熟之前依旧是个烧钱的玩意儿
相对真空的消费文化环境导致了解并饮用精酿啤酒的消费人群较少长久以来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啤酒大多是夏天用来降温解渴的饮用品中国市场既没有所谓品尝啤酒的消费习惯更没有像美国一样围绕啤酒产生一种消费文化即使有精酿啤酒的出现也是散落在全国各个角落像座孤岛孤独地生长
小众市场想要商业化急需解决的就是产能问题大部分的精酿啤酒采用前店后厂的酿造模式同时模仿美国强调社区经营跟大型啤酒厂一年动辄几百吨的产量相比精酿啤酒产业线上的冷链物流精酿设备维护市场拓展等方面依旧有待开发精酿啤酒的商业化注定比较缓慢
另外国内对于精酿啤酒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市场上随处可见被贴精酿标签的啤酒即使是小众啤酒馆的啤酒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同时也缺少对于啤酒质量的把控这些因素都会扰乱精酿啤酒市场的发展
精酿啤酒市场的大爆发是否会到来还不确定但至少目前在年轻一代消费者观念中啤酒已经不再是3.5元一瓶淡得跟水一样凑合喝的饮料了在这一集体认知和消费趋势下未来的啤酒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