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没掉,我还会笑,不算太糟糕。
热水瓶在六七八十年代它可是最时髦的家居用品那时候的热水瓶是很珍贵的父母把它作为女儿出嫁的嫁妆如果使用得当一个热水瓶会使用很多年
那时候妈妈每天都会烧两大瓶开水暖暖的都是爱成为家家养儿育女的必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被电热水壶热水器所慢慢取代
热水瓶也叫暖水瓶保温瓶开水瓶外壳是用塑料铁皮或者竹篾做成内装双层玻璃内胆夹层中的玻璃上镀银瓶口是木塞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瓶内开水的温度
考古学家在古罗马废墟中发现一个双层容器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类似热水瓶的物品
1643年意大利人提出了真空原理为热水瓶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1881年英国化学家在单层玻璃上镀一层银这样可降低热辐射减缓热量散失
1892年英国科学研究所制成双重玻璃容器并将内侧玻璃壁上涂上银然后又抽掉了双重玻璃间的空气还申请了专利热水瓶的发明者英国化学家詹姆士杜瓦所以也叫杜瓦瓶
1904年德国人给玻璃外装上外套并用软橡胶或塑料堵住瓶口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这就是现代的热水瓶
中国最早是在宋代用玻璃做成胆外层涂上水银形状与现代保温瓶差别不大宽口长颈有把手当时只有皇宫内才能使用非常珍贵皇帝将这种保温瓶赐给公主作为嫁妆
当人们靠近火源就会感觉身上暖乎乎的这是火源的热量传到人的身上这就是热辐射防止热辐射散失的最好办法就是用镜子把它反射回来
一杯开水放在哪里开水散发的热量与空气对流就会慢慢把热量吸走开水就会变凉如果给杯子加个盖子热量就不会与空气对流就会减缓开水冷却的时间
热水瓶是由双层玻璃制成玻璃壁上都镀上一层银就好像镜子能将瓶内流动的热量反射回去双重玻璃间抽走空气形成真空空气是热量传递的介质真空层就增大了热量散发的难度在瓶口加上软木塞切断了热量最后散发的路径但开水瓶也不能一直保温只能减缓热量散失的时间
热水瓶不仅能保持热量对温度较低的东西也能保冷当放一个冰棍进去它也能隔绝外面的热空气进入瓶内冷热空气不能对流达到保冷的效果
热水瓶的保温秘诀主要在于玻璃双层内胆下面就来看看双层玻璃内胆如何制造的
玻璃瓶内胆原料是用能耐高温的钠钙硅盐酸玻璃高温中将原料烧成玻璃流体在金属模具中吹制成壁厚1~2毫米的玻璃瓶外瓶底部熔接一根玻璃管后面的工序中这支玻璃尾管用于抽取内外层间的空气以及供镀银
在外瓶上画出记号线加热后用刀将瓶口多余的部分切掉切掉的部分可以回炉再使用将外瓶从中间切成上下两部分主要是为了装入内瓶比外瓶小的内瓶也要切掉瓶口多余的部分瓶口加热处理圆滑
内瓶粘上给内外瓶之间留出间隙的石棉垫块将内瓶放入外瓶中石棉垫块会给内外瓶间留出空隙
装入内瓶盖上外瓶的上端部分对外瓶上下两部分加热重新熔接如果遇到上下部分没有对齐的话熔接时就会出现破孔还要熔封内外瓶口的间隙用模具挤压内瓶口让其与外瓶口完全溶合在一起
从尾管中注入纯水清洗内外瓶间的间隙排出水再注入镀银液将一定数量的化合物溶液作为还原剂通过尾管灌入到瓶胆夹层中进行银镜反应将银离子还原沉积在玻璃夹层表面形成镜面银膜薄层
从玻璃管抽出内外瓶间的空气变成真空加热到300~400℃蒸发掉夹层中的水分熔封玻璃管尾口双层玻璃内胆就做好了
这也就是热水瓶内胆底部为何有一个小突起而且凸起一旦破碎双层内胆无法保持真空状态保温效果就非常差了
瓶壳有竹子编的塑料或者铁皮壳从瓶壳底部装入玻璃内胆固定好瓶底装上瓶塞提环瓶盖最后注入开水测试热水瓶就做好了
长辈们在买热水瓶时都会做两个动作一个是将瓶口贴着耳朵听听瓶内的嗡嗡声以此来辨别好坏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也需要媒介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还有声音遇到障碍物也会反射当外面的声音通过瓶口进入后就会在瓶内频繁反射而不能通过真空的玻璃夹层就能听到较大的嗡嗡声玻璃夹层真空度越高镀银越光滑听到的声音就越大保温效果就越好
还有就是从瓶底观察看玻璃内胆上的那个尖尖的尾管是否完好尾管完整就能保证玻璃夹层真空如果尾管破损就不能保温了
热水瓶内胆中涂了一层光亮如镜薄薄的是银(也有镀铝镀铜等材料)而并不不是水银有人会担心银会有害健康热水瓶诞生已有100多年最开始是在玻璃上涂水银但后来为了健康都改成镀银并且热水瓶内胆是双层的银是涂在夹层中的不会与开水接触对健康没有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热水瓶使用不锈钢内胆它耐用经摔携带方便受到大家的青睐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不锈钢是由镍铬锰等元素组成如果长时间装酸性物质就会有重金属释放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用不锈钢热水瓶装茶水或者中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不锈钢内胆会有腐蚀的痕迹茶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果长时间在不锈钢瓶中泡茶会发生化学反应有害健康还有中药中含有酸性物质容易让不锈钢释放出重金属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不锈钢热水瓶最好使用食品级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