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我心里,只是已经回不去。
据2009年统计数据,我国糖尿病人群有超过9200万,而糖耐量低减者已经逾亿每年大约有5~10%的糖耐量低减者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而糖耐量低减者在这个时期如能引起充分的重视,给予相应的干预,是很有可能逆转为正常糖耐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许多的糖友原可以是健康的人,可能仅仅是由于对糖耐量低减的忽视,才让自己变成了糖人
糖耐量低减IGT是指某些人血糖虽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但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糖浓度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如达到或超过11.1mmol/L则为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是指餐后2小时血糖为7.8mmol/L~11.1mmol/L之间,也就是说血糖已经偏高,但尚未达到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另外,空腹时的血糖水平在3.3~6.1 mmol/L之间为正常,6.1~7.0 mmol/L间,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GF
IGT者严格来说并不是病人,但是糖耐量低减也并不是没有危害的糖耐量低减者可以视为潜在的糖尿病人群,有相当多的糖耐量低减者在数年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他们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一般人群为高,因为糖耐量低减与大血管病变有着密切关系大血管病变主要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血脂质代谢失常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都与糖耐量低减有关,因此很有可能在确诊为IGT时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此时就已出现了大血管病变但是IGT阶段的大血管病变较轻,一般经过严格的代谢控制可延缓或终止病变的发展这也就是我们要积极干预IGT的原因
糖耐量低减者并非一定会发展成为糖尿病,在这个阶段如能针对病因,加强预防性干预,是可以使大部分糖耐量低减者获得治愈的
一般来讲糖耐量低减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也可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因而二者的易患因素相同
主要有①糖尿病家族史;②肥胖;③长期不合理饮食;④运动锻炼不足;⑤胰岛素抵抗等而要预防糖耐量低减者发展成为糖尿病,就要针对这些易患因素中的可控制因素来进行干预: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人的饮食要求很有讲究:少吃多餐不要吃太饱定时定量,清淡为宜低盐少油,拒绝甜食油炸肥腻和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做菜以蒸煮为好等等IGT者虽然不是糖人,但糖尿病的饮食原则与一般健康饮食原则一致,IGT者若要对此而进行干预,控制病变的发展,就必须从生活方式开始,从饮食开始
运动同样是糖尿病管理的五架马车之一,糖尿病人把运动当做是辅助降血糖的方法,有的糖友吃多了些便加大运动量,有些胰岛素相对不足的糖友会在每顿饭后都安排一段时间的运动,并养成了习惯而IGT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加强运动一是为了降低血糖,二是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正常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五次,每次至少半小时的运动量一定要完成
肥胖对糖尿病的危害较大,IGT者伴随肥胖会使其发展成为糖尿病的速度加快几率变大,所以在这个阶段,减肥是必要的应尽量使体重减至标准范围内,并努力保持
IGT者必要时可通过用药来干预,这需要得到医生的指导在医生觉得仅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很难达到目的的时候,可对IGT者合理使用某些药物,如二甲双胍拜唐苹等
对糖耐量低减的干预与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一样,健康的饮食和合理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必要时用药虽说在这个阶段积极地干预能终止病情的发展可以视为对糖尿病的治愈,但是如果以为治愈了就不再注意坚持原来的防治措施,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糖耐量低减也很可能复发这就要求IGT者把那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治愈后也能坚持下来,并养成习惯,终身坚持,谨防糖耐量低减的复发
我国IGT人群非常之众,很多人明知自己为IGT者而不重视,有些又可能因此而过分紧张,这两种态度都不正确,应尽快的摆正观点,积极干预然而绝大部分的IGT者的情况是发生了却不自知,失去了通过干预而治愈的好时机,最终成为糖尿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