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找到能让我更喜欢的人,就难为你再让我喜欢了。
达林顿管(Darlingtontube)也称复合管即使用两个三极管复合成一个三极管一般大功率三极管的基极需要较大的电流来驱动不能直接将小信号进行放大(小信号提供不了足够的基极驱动电流)而达林顿管内部由两个三极管组合而成前级三极管将小电流放大后再驱动后级的三极管这样小电流也可以驱动大功率的达林顿管由原理也可以看出功率部分主要是由后级的三极管来承担的
达林顿管的主要复合方式有四种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hFE为相应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将IC近似为IE两个三极管组合成达林顿管后的三极管类型与第一级的三极管相同组合后的总直流放大倍数为hFE1×hFE2
实际集成的达林顿管可能会类似下图所示
其中电阻R1为限流电阻这样带来的好处之一是如果外部有单片机之类的处理器输出数字高低电平来控制基极可以直接接入基极而不需要额外再串入一个电阻了
三极管本身存在固有的穿透电流它包含两个部分集电极-基极反向电流ICBO与集电极-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其中ICBO是晶体管的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反向电流漏电流如下图所示
而ICEO是晶体管的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电流(漏电流)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电流都是不可控制的它只取决于温度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会随温度上升而上升不仅带来功率损耗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前级三极管的穿透电流被后级进一步放大后会导致达林顿管热稳定性变差这样会更进一步使穿透电流变大进入恶性循环电阻R2与R3就是提供三极管穿透电流的释放回路穿透电流通过电阻释放到外面而不是被后级三极管进一步放大如下图所示
有些达林顿管内部也会有保护二极管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二极管一般是接感性负载时的续流二极管防止感性负载回路断开瞬间产生的高压击穿三极管其中二极管D1在接继电器一类负载时经常用到如下图所示
而二极管D2在半桥或全桥驱动的大功率感性负载时会用到如下图所示(仅为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