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起来很温柔,我也可以只为你低头。
越剧自1906年从说唱艺术演变成戏曲后剧目来源主要三方面一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二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从东阳班(婺剧)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剧目从紫云班(绍剧)移植的有《龙凤锁》《倭袍》《三看御妹》等剧目从鹦歌班(姚剧)移植的有《双落发》《卖草囤》《草庵相会》等剧目三根据宣卷唱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编写如《碧玉簪》《蛟龙扇》《烧骨记》等剧目越剧前期主要活动于浙江城乡自1917年进入上海的剧场后演出的大多还是以上三类剧目1920年以后越剧进入绍兴文戏时期新增许多剧目如《方玉娘》《七美图》《天雨花》等又从海派京剧中学来《狸猫换太子》《汉光武复国走南阳》等连台本戏和《红鬃烈马》等剧目从申曲(沪剧)新剧(文明戏)里学来《雷雨》《啼笑因缘》等时装戏
剧目样式上小歌班上演的多数是整本大戏有时在大戏前加演一出如《箍桶记》之类的生活小戏1917年5月13日至6月8日小歌班首次进入上海的首期演出中有好几部戏还以连台本戏形式演出如《龙凤锁》《七美图》用1至3本3个场次演出其后连台本戏成了绍兴文戏时期常用的演出剧目最长的连台本戏《薛仁贵征东》《汉光武复国走南阳》均有30本之多可连演30个场次演出剧目轮换频繁通常是一本戏只演一场所演的全是路头戏(后称幕表戏即在演出前由派场师傅向演员叙说剧情后由演员上台即兴表演)部分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的成了某些著名艺人的拿手戏内中有些场次有相对固定的唱词并为同行所沿用而称为肉子戏总之那时既没有完整台词的剧本亦无专职的编剧人员
1938年女子越剧在沪兴起名伶姚水娟为吸引观众除演出传统老戏外首聘从事过文明戏的《大公报》记者樊篱编写新戏如《花木兰》《冯小青》《范蠡与西施》等剧目但这些新编剧目也无全部台词只有部分重场戏有唱词和念白其余仍需演员到台上即兴唱路头戏
1938年12月8日9日姚水娟在天香戏院复演《花木兰》时在报纸广告上登载樊篱编剧的字样这是越剧专职编剧人员在报纸广告上署名的开始
1942年袁雪芬创始的新越剧吸收了业余话剧工作者参加并组成剧务部建立剧目编导制使用完整的剧本1942年12月8日袁雪芬在大来剧场演出的《断肠人》是于吟根据陆游写的《钗头凤》的故事改编的这是袁雪芬改革越剧后第一部有完整的唱念台词的戏此后凡参与越剧改革的剧团都是这样做的1942年冬起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止的新越剧时期各越剧团编演了数以百计的新剧目大大拓宽了剧目题材不仅有反映古代风貌的古装戏也有反映近代生活的清装戏和现代生活的时装戏还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蒙装戏回装戏在取材上不仅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的也有根据外国戏剧和小说改编的在品类上不仅有历史宫闱戏和家庭伦理剧也有神话传说戏和社会言情剧等如《香妃》《祥林嫂》《石达开》《国破山河在》《太平天国》《沙漠王子》《浪荡子》《山河恋》等均为这一时期颇有影响的剧目《祥林嫂》更是被评论界称为越剧改革的里程碑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指引下越剧自解放初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在剧目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有根据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盘夫索夫》《李翠英》《血手印》《情探》《追鱼》《打金枝》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孔雀东南飞》根据历史资料新编或改编的历史剧《屈原》《则天皇帝》和根据外国戏剧改编的《春香传》等
在浙江由于较早实行男女合演并侧重演现代戏出现了一批优秀现代剧近代剧如《五姑娘》《争儿记》《山花烂熳》《斗诗亭》《杨立贝》《血泪荡》《金沙江畔》等古装戏的创作整理改编也为数不少如《胭脂》《泪洒相思地》《灰阑记》《庵堂认母》等根据外国文艺改编的有《沈清传》还移植改编了一批来自兄弟剧种与话剧的优秀剧目
其他省市如南京的《柳毅传书》《南冠草》武汉的《毛子佩闯宫》天津的《云中落绣鞋》《文成公主》西安的《红梅阁》《状元打更》等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优秀剧目
文化大革命后剧目创作上有所开拓和创新突破了戏曲不能表现领袖人物的禁区上海越剧院南京市越剧团以男女合演的形式创作了具有探索性的现代剧《忠魂曲》《三月春潮》《报童之歌》《鲁迅在广州》等剧目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领袖和伟人的舞台人物形象
20世纪8090年代从中央到各省市都频繁举行戏剧节艺术节调演会演等戏剧活动如浙江确立一年一次的创作年会两年一次的戏剧节在这些活动中设立了剧本创作奖以鼓励创作同时一些编剧为振兴越剧辛勤耕耘因而这时期新编剧目空前增加如在浙江古装戏有《五女拜寿》《汉宫怨》《唐伯虎落第》《金殿拒婚》《红丝错》《西施断缆》《梨花情》等近代现代戏有《小刀会》《强者之歌》《复婚记》《巧凤》《金凤与银燕》等在上海有《汉文皇后》《光绪皇帝》《血染深宫》等历史剧南京有古装剧《莫愁女》等1997年始温州市南戏新编系列工程成效显著《荆钗记》《洗马桥》等一批名剧推向了社会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还不断创作摄制了《秋瑾》《天之骄女》《汉武之恋》《大义夫人》《沙漠王子》等一批优秀越剧电视剧
解放后改编新编的剧目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为中国戏曲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越剧自1906年诞生至20世纪末据不完全统计上演剧目有6千余个虽其中夹杂一剧多名的情况但演出剧目仍非常可观现选编其中流传下来和新创作的部分代表性的剧目360余出
越剧在小歌班、绍兴文戏时期需要声音来表达特定情境时,大都用乐器模拟,如用胡琴拉出开、关门声,用唢呐吹出马嘶声、婴孩啼哭声,小锣打出水波声等。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兴起越剧改革,向话剧、电影学习,效果也使用特殊工具,制造出仿真声音,如用黄豆在竹笾里滚动,仿“雨声”,用抖动三夹板和……阅读全文 >>
越剧进入上海的早期大都在小型剧场演出。这类剧场观众席小,设备差,舞台上无扩音设备,全靠演员的自然嗓音,把唱、念送到观众耳内。后逐渐进入中、大型剧场,为使众多的观众听清演员的唱念,使用传声器,即在舞台靠近台口的上方,吊1至2只吸音器(俗称吊“麦克风”),通过扩音器从喇叭中将声音传向……阅读全文 >>
在小歌班初期演古装戏中男角,有用庙里泥塑神像的髯口,亦有用黑白纱线制成一排当髯口。开始租用演出行头后即采用绍剧的髯口。1917年男班进入上海后采用京剧的髯口,后女班演出仍然沿袭之。20世纪30年代末,越剧兴起改革,髯口也开始改良。将髯须改短、改轻。20世纪40年代初,老生不用传统……阅读全文 >>
越剧蟒首先在色彩上,不再按传统的上五色的蟒,分阶、分身份严格穿戴的衣箱制,而是下五色、间色的都有,但又参照上五色色阶等级制的习俗,在间色中选择。如《打金枝》中蟒的色彩、纹样更简练更随意,《孟丽君》中用了许多的间色蟒袍。另一种方法是参照历史典律和官阶运用色彩,如《长乐宫》中老皇帝穿……阅读全文 >>
越剧早期演出男角多不化妆;男演女角时把脑后的辫子散开,梳成发髻,上搽胭脂和铅粉;有些草台班的女角化妆,两颊用红纸沾水搽腮红,不画眉,或用锅底灰画眉,称“清水打扮”。进入上海后初期,向绍剧、京剧学习演传统老戏的水粉化妆法,白粉底,红胭脂,墨膏描眉眼。后演古装戏仿效绍剧学,大花面开脸……阅读全文 >>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阅读全文 >>
60年代“文化大革命”前,浙江有专业越剧团76个,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80年代中期后,各地越剧团纷纷撤销,在浙江尚有28个。西安、兰州、重庆、南昌等一些较有影响的剧团也相继撤销。有……阅读全文 >>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阅读全文 >>
小歌班初期的“砌末”(道具),都是日常生活用具,后期及绍兴文戏时期,模仿京剧、绍剧道具,并由“检场”人(越剧称“值台师傅”)管理。所用道具都放在一大木箱(俗称“百宝箱”)里。这些道具是向“堂中行头”师傅租来的。以后,主要演员有了“私房行头”,道具中的桌围、椅帔也成了主要演员必备的……阅读全文 >>
越剧在小歌班初期,戏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数借用生活中的衣衫、长袍、褂,扮官宦的也有用庙里的神像蟒袍。后来向绍兴大班行头主租用戏装,放在篾篓里,挑着走村跑镇,这是越剧最早出现的衣箱形式。租赁行头多以袄、衫、蟒、靠、箭衣为主,行头样式,基本上是绍剧、京剧传统样式。20世纪20至30年代绍……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