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在枯竭之中,辉煌的羽翼白光是梦中的相守相知,浅意识呼唤提醒不该这么沦落。
辽西木偶造型艺术是雕塑绘画结构装置相结合用物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它着重于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画表现人物本身的形貌特征和思想品格是被人操纵表演的戏具辽西木偶的造型艺术和结构装置经过久远的进化过程逐渐发展到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杆式木偶人偶一体卡通人偶荧光木偶等不同的种类
辽西走廊似一条超越时空的彩练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独特的地域复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
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记载。明中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清中叶,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至台湾,同时出……阅读全文 >>
木偶,作为道具戏中的木偶戏,它是“演员”;作为玩具和欣赏品,它是玩偶和艺术品。布袋木偶戏,也叫“手拖傀儡。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表演,使之栩栩如生,生龙活虎。它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乐的感情,还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一个演员可以同时用双……阅读全文 >>
吴川木偶戏班分布全市各乡镇,由于吴川方言各地不同较复杂,故各地小、中班木偶戏的演腔便有所不同。如吴阳、黄坡、中山、振文等地的方言为吴川正统方言,长岐一带邻近化州,说的话便近似化州方言,故演唱时近似化州腔,浅水、兰石、覃巴等镇邻近高州茂名,故那里的木偶戏班的唱腔就近似高州茂名腔了。……阅读全文 >>
高邮卸甲肩担木偶戏是高邮市卸甲镇地区著名的传统民俗民间歌曲,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在2010年12月28日被入选第二批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卸甲肩担木偶戏作为传统戏剧项目被列入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17日被列为第一批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阅读全文 >>
木偶的种类有三种:1、布袋木偶,明朝一位秀才孙巧仁发明的。2、仗头木偶,是用三根小木棒操纵的。3、提线木偶,提线木偶一般为八根线,也有多达二十四根线。1、木偶,古代的时候被称为“傀儡”,是用木料和皮革制成的模拟人。木偶没有生命,却可与人一样活灵活现。木偶最早出现在我国,距今已有2……阅读全文 >>
辽西木偶艺术设计、制作创始人蔡大田,(蔡万荣)1899年(约)木偶剧《嫦娥奔月》雕刻的《苏三起解》脍炙人口。由辽西黑山人张仃(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设计、蔡大田亲自雕刻的《望娘滩》即《无孽龙》、《黑风洞》,得到了张仃的高度赞誉。前青艺美术家张光宇设计,蔡大田雕刻的《猪八戒背媳……阅读全文 >>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木偶戏表演。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中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阅读全文 >>
木偶的制作包括木偶头和服饰两大步骤,本文介绍的是掌中木偶(布袋戏)的制作过程,提线木偶与之大致相同[1]。木偶头的制作首先是打坯。泉州的私人作坊中还不能独立完成这道工序,要到惠安的工厂由专门的打坯机操作,木偶头所用材料均是樟木。其次是雕刻。主要是刻人物五官,虽说木偶造型的繁简不同……阅读全文 >>
木偶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1978年山东莱西县汉墓的发掘发现;使我们看到汉代制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实物,这也证实了《列子·汤问》记载的“偃师造神奇木偶”和《乐府杂录》记载的“陈平用木偶美人解冒顿围困刘邦”故事的可能性……阅读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派布袋戏获得了新生。20世纪50年代,晋江等县组织挖掘记录了200多个布袋戏剧目和音乐曲牌。新时期以来,南派布袋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承载体为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建团50多年来,多次进京演出。参加戏剧赛事和国际木偶节,并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奖誉。剧目……阅读全文 >>